2022FALL《嵌入式系统原理》期末复习笔记

内容纲要

名词解释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系统,它一般与特定的机械和电子系统相结合,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嵌入式系统还是一种计算性能受限制的实时系统,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体。

片上系统:实现软硬件无缝结合,直接在处理器内部嵌入操作系统的代码模块。

实时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请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件处理,并控制各项事务协调执行的操作系统。

硬实时系统:不仅要求响应的实时性,还特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件的处理。

软实时系统:仅要求实时响应,不限定任务时间。

伪指令:用于对汇编过程进行控制的指令,不是可执行指令,没有机器码,只用于汇编过程为汇编程序提供汇编信息。

DMA传输:DMA是建立在主存和外设之间的数据通路。通过DMA传输数据不需要消耗额外CPU,可以提升CPU的效率,满足高速外设的需求。

波特率:数据传输的速率,每秒钟通过信道的码元数。比如一个码元为10位,比特率为2400bits,那么波特率就是240bauds。波特率寄存器值的公式为UART\_BR=MCLK/(BaudRate*N)

单工通信:一方为接收端,一方为发送端。数据的通信在任何时刻都是单向的。

半双工通信:单工通信的基础上,接收端和发送端可以互换角色。

全双工通信:可以在任何时刻双向通信。

对齐访问:计算机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合法内存地址作出了限制,要求某种数据类型的地址必须是某个值的整数倍。

非对齐访问:取消整数倍限制,但是可能读取数据的时候需要访问多个块。

地址译码:CPU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通过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不同组合来选择端口地址,以读写接口电路的端口寄存器。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执行较少类型计算机指令的微处理器。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被固化在计算机主板的ROM中,保存计算机最基本的输入输出程序,开机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它提供对计算机硬件的直接操作和设置,能通过CMOS获取系统设置信息。它还向作业提供系统参数。

UART:通用异步串行接口发送/接收器,是一种通用串行接口,可以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具有极低资源消耗,较高可靠性,简洁的协议和高度灵活性。

SPI:串行外部设备接口,是一种同步的全双工数据传输接口,利用3条线完成两个芯片间的双工高速通信。两条数据线收发数据,一条时钟线用于同步。

I2C:内部集成电路总线,Philips推出的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它以两根连线实现了半双工同步数据传输,可以方便地构成多机系统和外围器件扩展系统。

WDT:看门狗计时器。WDT设置一定的计时时间,使能后开始计时,如果达到计时时间则系统复位。如果在计时期间进行喂狗操作(即重装计时器),则计时时间恢复,不引起系统复位。

ROM:只读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

RAM:随机存储器,当存储器中的信息被读取或写入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无关。

SRAM:依靠双稳态触发器存储1位信息。因此如果工作电压不存在,存储单元的状态立刻消失。再次上电时,触发器的状态不稳定。因此信息不能恢复。SRAM具有数据易失性,掉电后RAM信息全部丢失。

DRAM:存储的单元以电荷表示数据。有电荷代表1,无电荷代表0,一般用于外部扩展的内存。

Flash Memory:闪存。也称为快速擦写存储器。可重复擦写,容量比EEPROM大,擦除时以多个字节为单位。分为NOR Flash和NAND Flash。

Cache:CPU内部高速缓存,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之间。规模较小,速度很快。由SRAM组成。

MMU:内存管理单元,是一种负责处理CPU访问内存的硬件。

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灵活、稳定的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标准的技术规范。

CAN:控制局域网络。用于汽车内部测量,执行各个部件的通信。各个节点通过CAN_H和CAN_L两条线实现信号的串行差分传输,可以在线增减设备,最多容纳110个节点。

ARM指令:指计算机ARM操作指令系统。ARM指令是一种32位的指令,所有指令汇编成32位代码。

Thumb2指令:改进的Thumb指令,兼容16位和32位指令的指令集。

中断: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的特殊事件,CPU中止当前程序运行,跳转至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完成后,再跳转回原来的程序位置继续执行。

RTOS: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和开发平台,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都运行在RTOS之上,并作为嵌入式软件的目标代码的一部分。RTOS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BSP:板级支持包。嵌入式系统的基础部分,也是实现系统可移植性的关键。它负责上电时的硬件初始化、启动RTOS或应用程序模块、提供底层硬件驱动,为上层软件提供访问底层硬件的支持。

BOOTLOADER: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前执行的一小段程序,将操作系统内核从外部存储介质拷贝到内存中,并跳转到内核的首条指令。

互斥:系统只能将互斥的资源分配给单个进程,且不允许其他进程抢占。

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电磁兼容性EMC: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的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程序计数器PC:程序计数器是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的地方。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首先需要根据PC中存放的指令地址,将指令由内存取到指令寄存器中。

简答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集合了硬件与软件,包含在一些机械或者电子系统中。嵌入式系统还是一种计算性能受限的实时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有:

  • 性能、功能差异大,应用覆盖面广
  • 对实时任务有很好的支持,能完成多任务并且有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
  • 具有功能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
  • 可扩展的处理器结构,工具链完善
  • 低功耗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举例

嵌入式微处理器 ARM Cortex-A
嵌入式微控制器 ARM Cortex-M
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0
片上系统 CC320嵌入式WIFI芯片

嵌入式系统的几种调试方法

软件模拟器:运行在宿主机上的纯软件工具,它通过模拟目标机的指令系统或者操作系统的调用,来达到在宿主机上运行并调试嵌入式应用程序的目的。
ROM监控器:调试环境由宿主机端的调试器、目标机端的监控器及两者之间的连接构成。
ROM仿真器:可以认为是一种用于替代目标机上ROM芯片的设备。对于宿主机上的调试器,ROM仿真器上的ROM芯片地址可以实时映射到目标机ROM的地址空间。
在线仿真器:替代目标机上的CPU来模拟目标机上CPU行为的设备。由自己的CPU、RAM和ROM,可以执行目标机CPU的指令。
片上调试:内置于目标机CPU芯片内的调试模块提供的一种调试功能,JTAG是主流的片上调试方式。

ARM处理器特点

  • 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
  • 支持Thumb、ARM双指令集
  • 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
  • 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
  • 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
  • 指令长度固定

ARM Cortex-M4处理器的内部寄存器、异常/中断、指令集、寻址方式

内部寄存器

R0-R12:通用寄存器
R13:堆栈指针寄存器
R14:链接寄存器
R15:PC
程序状态寄存器
中断屏蔽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

异常、中断

包括系统异常(编号0-15)和外设中断(编号16-255)。
系统复位时,进入特权级线程模式。在此模式下,如果触发异常,则进入特权级处理模式。处理完异常后返回原模式。
在特权级线程模式下,可以修改控制寄存器CONTROL的最低位为1,进入用户级线程模式。用户级线程模式下触发异常同样进入特权级处理模式,处理完毕后返回元模式。

指令集

不再使用ARM指令集,使用Thumb-2指令集,兼容性更好。

寻址方式

  • 立即寻址:MOV R1, #1
  • 寄存器寻址:MOV R1, R2
  • 寄存器移位寻址:MOV R1, R2, LSL#2
  • 寄存器间接寻址:LDR R1, [R2]
  • 基址寻址:LDR R1,[R2, #4]
  • 相对寻址:B LOOP
  • 多寄存器寻址:LDMIA R0,{R1,R2,R3,R4}
  • 堆栈寻址:STMFD SP!,{R0-R7, LR}

CM4异常、中断的种类、优先级

  • 0:无异常
  • 1:复位 -3
  • 2:NMI不可屏蔽中断 -2
  • 3:应故障 -1
  • 4:存储器管理
  • 5:总线故障
  • 6:用法故障
  • 7-10:保留
  • 11:SVCall
  • 12:调试监视器(断点)
  • 13:保留
  • 14:PendSV
  • 15:Systick

CPU与I/O数据传输的三种方式及其适用性

程序查询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是主机与外设进行信息交换的最简单方式,输入输出完全通过CPU执行程序完成。
外设被选中启动之后,主机将查询这个外设的某些状态位,看其是否准备就绪。若未准备就绪,主机再次查询;若已准备就绪,执行一次IO操作。

中断控制方式

启动外设后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外设准备完成后向主机发送中断请求,主机暂停原来的程序执行,调用中断服务程序对外部请求进行处理。

DMA方式

利用主存和外设间的DMA数据通路,基本无需CPU介入可以直接进行数据传送。DMA方式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传输操作,数据块的起始和结束需要CPU和中断系统预处理。

存储器的分类与特点、Flash 读写与 RAM 读写的差异

随机存储器 RAM 易失性,掉电后信息丢失

  • 静态随机存储器 SRAM 存取速度较快,单片位容量较低,成本较高,不需要刷新
  • 动态随机存储器 DRAM 存取速度较慢,单片位容量较高,成本较低,需要刷新

只读存储器 ROM 非易失,只读

  • 掩膜式只读存储器 MROM 生产后不可修改,成本低
  • 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PROM 只能修改一次
  • 多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EEPROM EPROM擦写几十次就会因为老化无法擦除干净,EEPROM可以达到十万次

闪存 FLASH EEPROM的进阶版,可重复擦写

  • NOR FLASH
  • NAND FLASH

FLASH多用于一般性数据存储和数字产品,以字或块为基本单位。
RAM的数据读取写入时长与数据位置无关,因此读写速度较快。

NOR型Flash与RAM都采用随机读取技术,读取速度都比较快,但是NOR型Flash没有RAM快。
NOR Flash是在EEPROM基础上的改进,可读并且可多次擦除写入,擦除重写速度较传统的EEPROM更快。

MMU及其主要功能

MMU是内存管理单元。MMU负责将程序中代码或数据的虚拟地址翻译为物理地址,以便程序访问内存。

存储器扩展和地址译码

线选法:单根高位地址线连接到外围接口芯片的片选端,以获得确定的地址信号。
译码法

  • 全译码法:地址总线内除片内地址以外的全部高位地址接到译码器的输入端参与译码,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都是唯一的,不存在地址重叠。
  • 部分译码法:将高位地址线的一部分接入译码来产生片选信号。该方法常用于不需要对全部地址空间进行寻址,但线选法又不够用的情况。未参加译码的高位地址与存储器地址无关,所以可能产生地址重叠。

CPU系统存储器与IO的编址方式

两种编址方式:
1)I/O接口独立编址方式:
这种编址方式是将存储器地址空间和I/O接口地址空间分开设置,互不影响,设有专门的输入指令(IN)和输出指令(OUT)来完成I/O操作。
2)I/O接口与存储器统一编址方式:
这种编址方式不区分存储器地址空间和I/O接口地址空间,把所有的I/O接口的端口都当作是存储器的一个单元对待,每个接口芯片都安排一个或几个与存储器统一编号的地址号。也不设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所有传送和访问存储器的指令都可用来对I/O接口操作。

大、小端存储、对齐访问

大端存储:高位数据放在低地址。
如:0xE0341200,那么地址3~0的数据分别是:001234E0

小端存储:高位数据放在高地址。
如:0xE0341200,那么地址3~0的数据分别是:E0341200

对齐访问:系统规定某基本数据类型的内存地址必须为某个数的整数倍。

定时器的基本结构(组成)与功能(工作模式:计数、定时、输入捕获、输出比较)

定时器的一般结构如下表所示:

结构 功能
初始值寄存器 只写,载入计数器的初始计数值
控制寄存器 只写,设定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控制其工作
计数器 只写,多数为减法计数器。设定初始值后,减法计数,减到 0 溢出,产生溢出或中断信号。由控制寄存器控制器工作。
状态寄存器 只读,存放计数器的控制状态
输出寄存器 只读,记录计数器当前的计数值

拓展功能:

  1. 输入捕获: 用来捕获管脚的跳变。当跳变发生时,一般将当前的定时器中的值装入一个捕获寄存器中,如果用户选择开启中断,那么还将产生一个中断信号。
  2. 输出比较: 当定时器中的值与输出比较(匹配)寄存器中的值相等时,可以在输出管脚输出指定的信号。如果用户开启中断,那么也产生一个中断。
  3. 脉宽调制模式: 是按照⼀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宽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种调制⽅式。⼴泛应⽤于测量,通信,功率控制与变换等许多领域。
  4. 定时:产生一次或周期性中断。

PWM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效果基本相同。

模数转换器ADC的分类及其特点、ADC主要技术指标

ADC是将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一种外设。

ADC主要技术指标:

  • 分辨率:反映ADC对输入电压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
  • 精度:反映ADC量化上与理想ADC模块模/数转换的差值,精度决定数字输出表示输入信号有用信息的比特数量
  • 转换时间:ADC一次模拟数字转换的时间,转换时间越短,说明ADC越能适应输入信号的变化

ADC类型:

  • 直接比较:ADC把输入模拟信号直接与标准的参考电压比较,得到数字量,分为并行比较和逐次逼近
    • 并行比较型:速度最快的模数转换器电路规模极大,价格也高,一般只适用于要求高速、低分辨率的场合
    • 逐次逼近型:比较高速,且功耗相当低,在低分辩率(小于12 位)时价格便宜,但高精度(大于12 位)时价格很高
  • 间接比较:间接比较型 ADC 的输入模拟量不是直接与参考电压比较,而是将二者变为中间的某种物理量再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字编码。
    • 积分型 ADC:分辨率高,功耗低,成本低,但转换速率低,主要应用于低速、精密测量等领域,如数字电压表
  • Σ-Δ型:它的分辨率高而成本又很低,在既有模拟又有数字的混合信号处理场合优势明显

逐次逼近型,积分型ADC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合?

逐次逼近型原理是从高位到低位逐位比较,将最高位值设为1,把值送入D/A转换器,经D/A转换后的模拟量送入比较器,若值小于模拟量则最高有效位将保持不变,并将设置下一位以进行新的比较。否则,最高有效位将设置为零,下一位将设置为1以进行新的比较。

积分型ADC通过两次积分将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成与其平均值成正比的时间间隔。与此同时,在此时间间隔内利用计数器对时钟脉冲进行计数,从而实现 A/D 转换。适合于低速、精密测量等领域,如数字电压表。

DAC的主要技术指标

  • 分辨率:DAC能分辨的最小输出电压的参数
  • 精度:DAC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之间的接近程度
  • 建立时间:输入的数字变化时,输出电压达到稳定电压值所需的时间
  • 温度系数:输入不变的情况下,输出模拟电压随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化量

SPI总线拓扑结构,SPI时钟极性、相位

  • SCLK 串行时钟线:串行时钟,用于同步SPI接口间数据传输的时钟信号。总是由主机驱动,从机接收
  • SSEL 低电平有效的从机选择线:指示被选择参与数据传输的从机
  • MISO 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
  • MOSI 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

时钟极性CPOL:决定串口时钟在空闲时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0低1高。

时钟相位CPHA:决定数据在第几个时钟跳变沿背采样。n=CPHA+1.

SPI总线时钟速度量级

500kHz

UART、连接方式、RS-232帧格式,传输波形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串行接受/发送器。
特点:串行、异步、全双工的通信收发器。极低的资源消耗、较高的可靠性、简洁的协议、高度的灵活性,非常符合嵌入式设备的应用要求。

与其他通信设备互连:双方的TxD和RxD交叉连接。双方另一接口接地。

与PCRS232接口互连:UART模块的TxD和RxD通过RS232电平转换与PC串口的RxD,TxD相连。接地方式同上。

UARTRS-232帧格式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起同步作用)。
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 5、6、7、8 等,构成一个字符
低位开始发送(LSB最先)通常为ASCII码
校验位:字符位后面加上这一位(可选) 1为偶数(偶校验)or奇数
停止位:字符帧传输结束标志,是1/1.5/2位的高电平
空闲区:位于逻辑“1”的状态,当前路上没有数据传送

USB总线及其特点,定义为哪3个部分

USB是一种电缆总线,它定义了两种角色:主机和设备;USB总线完成在主机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
特点

  • 热拔插
  • 即插即用
  • 接入的时候,host枚举该设备,加载所需驱动
  • 速度上远大于传统计算机用标准接口

三个部分

  • 功能层:提供用户所需的各种功能
  • 设备层:包含USB基本协议栈,主机和设备执行各种USB命令
  • 接口层:实际的数据流传输层

USB HOST的功能

  • 检测USB设备的插入和卸载
  • 管理在主机和设备之间的控制流
  • 管理在主机和设备之间的数据流
  • 收集状态和动作信息
  • 给与之连接的USB设备提供电源

USB的工作传输方式种类及其典型应用

  • 控制传输:用于短的、简单的对设备的命令和状态反馈。例如用总线控制的0号管道
  • 同步传输:按照有保障的速度传输,可能有数据丢失。要保证发送和接受方的传输率匹配,例如视频、音频设备
  • 中断传输:用于必须保证尽快反应的设备,如鼠标键盘
  • 批量传输:使用余下的带宽大量地传输数据,不保证速率,保证可靠性,出错重发。如文件传输、打印机

USB总线枚举过程

  1. USB设备接入USB总线并上电
  2. 主机检测到设备,设备连接并上电后,主机通过检测设备在总线的上拉电阻,检测到有新的设备连接并确定设备速度,然后发出一个复位信号
  3. 主机发出一个标准设备请求,以获取设备描述符、默认管道的最大数据长度等信息
  4. 主机发出下一个请求 SetAddress。当 USB 设备连接以后,由主机负责给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
  5. 主机发出 GetDeviceDescriptor,读取全部设备描述符,一般为 18 字节,分为多次传输。如果不正确,主机将不响应或重复 2 次后放弃
  6. 主机读取配置描述符 GetConfigDescriptor
  7. 主机除了读取设备描述符和配置描述符外,还要读取接口描述符和端点描述符,如果不正确,主机将不响应或再重复 2 次后放弃
  8. host获取设备配置信息,选择其中一个配置,用SetConfig命令将所选配置种类通知USB设备

前后台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及其编程模型

基于芯片的开发,应用程序一般是无限的循环,称为前后台系统。为了省电,平时微处理器处在停机状态,所有任务都靠中断服务来完成。
后台行为中,循环中调用相应的函数来完成相应的操作。
前台行为中,通过中断服务程序处理异步事件。

中断(事件)驱动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及其编程模型

嵌入式系统的中断是一种硬件机制,用于通知 CPU 发生了异步事件。中断一旦被识别,CPU 保存部分(或全部)上下文即部分或(全部)寄存器的值,然后CPU 跳转到专门的子程序去执行,该子程序被称为中断服务子程序(ISR)。中断服务子程序做事件处理,处理完成后,主程序将按如下情况进行执行。
(1)在前后台系统中,程序回到后台程序;
(2)对非占先式内核而言,程序回到被中断了的任务;
(3)对占先式内核而言,让进入就绪态的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开始运行。

巡回服务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及其编程模型

处理多个任务使用状态机 —— flag switch

  1. 任务按顺序执行步骤划分为不同的状态
  2. 状态迁移条件
  3. switch() case 实现步骤处理 状态迁移

基于定时器的巡回服务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及其编程模型

巡回服务中处理器总是处于全速运行的状态、能耗较高
系统的外部事件发生不频繁,于是

  1. 可以降低处理器服务时间的频率
  2. 不影响响应速度
  3. 节省能耗

设置定时器,对于定时器溢出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设计可移植软件的要点

分层设计,隔离平台相关的代码。
尽量使用标准C/C++函数。
事先熟悉各目标平台,合理抽象底层功能。
尽量不要使用C/C++新标准里出现的特性。
注意标准函数的细节。

操作系统内核的工作方式(占先式与非占先式内核)

占先式内核一般多为实时系统(RTOS),高优先级任务一旦就绪便立刻抢占CPU资源,而被打断的低优先级任务将退出运行重新进入排队等待下一次调度。
非占先式内核的当前执行任务虽然同样可以被中断,但并不完全失去CPU的使用权。当中断完毕后将恢复此任务的执行。只有当前任务执行完毕后才交出CPU资源给其他任务。

uC/OS、FreeRTOS的特点、任务状态

Uc/os 是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能管理64个任务,并提供任务调度与管理、内存管理、任务间管理与通信、时间管理和中断服务等功能。
特点: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时特性优良,可拓展性强。
应用领域:手机、网络设备、音响、不间断电源、飞行器以及工业控制。

FreeRTOS是一种迷你实时操作系统内核。是一个轻量级的操作系统,功能包括:任务管理、时间管理、信号量、消息队列、内存管理、记录功能等,可基本满足较小操作系统的需要。
特点:源码公开,可移植,可裁剪,调度策略灵活。
应用领域:目前很多芯片公司提供的SDK,一般都基于FreeRTOS。

物联网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

  • NFC,非接触式,近距离,数据双向传送,安全迅速
  • ZigBee,低速率 短距离 无线网络协议 低功耗 低成本 支持大量网络节点、多种网络拓扑
  • BLE,低成本 短距离 可互操作鲁棒性无线技术
  • WIFI,范围广 通信带宽高 基础设施完善 兼容性、互操作性好 无须许可使用

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

  • Lora,超远距离、低速率无线传输 低功耗
  • 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覆盖好,低功耗,寿命长 频谱效率高

MQTT协议及其特点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1. IBM的即时通信协议
  2. CS架构 发布/订阅模式 消息传输协议
  3. 运行在 有序、可靠、双向链接的网络上(如TCP/IP)

特点

  1. 发布/订阅消息模式 —— 一对多消息分发、应用间解耦

  2. 消息传输不知道负载内容

  3. 三种等级的服务质量
    "最多一次"

    • Operation evironment最大努力分发消息
    • 消息可能丢失。
    • 如环境传感器数据,因数据会连续发送,单次数据丢失可以容忍
      “至少一次”
    • 保证消息到达
    • 可能重复
      “仅一次”
    • 保证消息只到达一次
    • 可用在计费系统,信息重复丢失会导致不正确的收费
  4. 传输消耗 小, 协议数据交换 小, 减少网络流量

  5. 异常链接断开发生,通知到相关方

  6. TCP/IP 提供网络连接

  7. 使用 Last Will 和 Testament 特性通知客户端异常终端机制

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架构

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1. 感知层 传感网络将物品信息接入网络层(局域 + 传感器网络 组成), 信息的采集、转换、收集
  2. 网络层 中间层(私有网络 + 互联网 + 有线、无线通信网 + 网络管理系统),传递处理感知层信息实现
    互联功能并传输
  3. 应用层 最上层(接入平台 + 应用服务),完成数据的管理处理、相关业务逻辑

电磁兼容性(EMC)的概念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的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低功耗系统设计方法

  • 编译低功耗优化技术,采用高效率指令
  • 硬件软件化,用软件替代硬件的功能
  • 采用事件驱动方式,减少处理器工作时间,使其长时间处于掉电模式或空闲模式
  • 采用快速算法
  • 在通信系统中提高通信的波特率
  • 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合适的采样速率
  • 延时程序,尽量使用硬件延时器
  • 对外接数码管显示器,尽量利用锁存器进行静态显示
  • 在较长时间不工作时,执行SLEEP指令

留下评论